
新闻中心
资讯分类
“十三五”水泥市场转型期思考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刘作毅
- 来源:水泥地舆
- 宣布时间:2015-12-15 10:40
- 会见量:
【提要描述】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水泥工业爆发重大变革的一年。????一、水泥总量??1949年以来生产水泥300亿吨,其中2001~2015年生产233亿吨,占总量的77.4%,2011~2015年水泥产量115亿吨,占总量38.2%。??可以嗣魅这15年不但总量大并且増速快,成绩一目了然无需多说,但这么高速度生长不但难以连续,更由于4万亿拉动,一是改变了工业周期走势,二是透支了未来,2012年
“十三五”水泥市场转型期思考
【提要描述】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水泥工业爆发重大变革的一年。????一、水泥总量??1949年以来生产水泥300亿吨,其中2001~2015年生产233亿吨,占总量的77.4%,2011~2015年水泥产量115亿吨,占总量38.2%。??可以嗣魅这15年不但总量大并且増速快,成绩一目了然无需多说,但这么高速度生长不但难以连续,更由于4万亿拉动,一是改变了工业周期走势,二是透支了未来,2012年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刘作毅
- 来源:水泥地舆
- 宣布时间:2015-12-15 10:40
- 会见量:
详情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水泥工业爆发重大变革的一年。
一、水泥总量
1949年以来生产水泥300亿吨,其中2001~2015年生产233亿吨,占总量的77.4%,2011~2015年水泥产量115亿吨,占总量38.2%。
可以嗣魅这15年不但总量大并且増速快,成绩一目了然无需多说,但这么高速度生长不但难以连续,更由于4万亿拉动,一是改变了工业周期走势,二是透支了未来,2012年以来水泥产量增速连续下滑,这种走势日趋显现。
二、2001~2015年水泥市场走势
2001~2011年,市场成恒久。
两大主线,一是,确立新型干法水泥主导市场,淘汰落后产能,期间产能过剩是落后产能过剩,市场保存市场容量新增与落后产能退出的空间;二是,大企业集团借助市场生长、融入资本迅速扩大规模,跨区域生长,提高集中度,形成市场控制力。
2012~2014年,产能全面过剩。
2012年产能泛起全面过剩(新型干法水泥),这一期间是水泥产量高位平台期,由于需求增速放缓,供需关系日趋严峻,市场剖析加速,区域市场南强北弱;2014年市场需求见顶。从熟料产能利用率看,华北缺乏50%,东北、西北缺乏60%,西南70%,华东、中南80%。由于北方地区需求下滑过快,供需走势泛起喇叭口走势,供需关系越发严峻。
2015年~,需求全面下滑。
所有地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泛起差别水平负增长,市场开始进入下行期。
三、2016年水泥市场走势研判
2016年是对未来市场走势判断的要害一年。2014年和2012年走势相似,市场泛起疲软态势,政府接纳加速批项目托市。
2013年,房地产、基建投资双增长,水泥年末走势强劲。
2015年,虽然批了许多项目但落地未几,房地产、基建投资双降,导致水泥全面走低。
全国区域体现纷歧;薄⒍2013年是市场需求极点,随后连续以两位数负增长下滑。西北水泥产量2009~2013两位数增长,2014年尽管坚持正增长,但下滑12个百分点之多,在2015年一步到位负增长接近-10%。
纵观2015年北方三地区,还未泛起止跌企稳迹象。南方三地区产量占全国78%,权重大,2015年虽然泛起负增长,但仍在高位,持平去年同期。
2016年两大看点,北方地区能否止跌企稳,南方地区能否维持今年水平,若建立皆大欢喜,不然市场下行趋势愈发严峻。
明年市场剖析:房地产走势不会走好,房地产土地购置、新开工已经5年连续负增长,直接影响水泥市场。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集会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速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革新,扩大有效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专家们认为,这意味着新的住房革新思路已明确,2016年或有房地产相关支持政策出台。但房地工业“压供促销”的战略在明年不会有实质性的变革,因此对水泥的直接效应或仍旧不大。而基建项目在2015年没有落地,必将推至2016年,2015年4季度旺季不旺,会不会延至在2016年启动。2016年仍旧看房地产的恢复和基建的启动力度。
四、市场供需博弈
2012年以后,需求对水泥市场的影响日趋显现,2012年后新增供应的增长体现在局部地区,但需求的下滑不但加速并且是全局性的,更是泛起负增长。
这两年新増产能主要在西南(贵州、云南)和西北(新疆)地区;华南是一个好市场,但未来两年新增产能厥后居上,后期供应压力上升,要看在全国需求大配景下滑是否能否继续坚持增长,独善其身;华北、东北率先在需求面连续跳水,西北紧歩后尘;浅墒焓谐,在2008年以后,供需关系相对平稳。
目前市场上绝大大都企业都是在市场成恒久生长起来的,在市场成恒久,有市场生长、落后产能退出空间,企业间竞争是新增市场份额的竞争,借此扩大产能规模。
在市场上行期兼并重组,其目标着眼点是通过对企业资产的收购而获取市场并进一步控制市场。
市场下行期则不然,重要标记就是需求总量缩水,使供应端产能发挥受到抑制,岀现产能过剩,这是对工业的挑战。这一趋势不像在市场上行期,会泛起季节弾性、小周期弹性;薄⒍睅埑⌒枨笙禄て,在这种配景下,若没有相应产能退出,一定供需关系连续恶化。而此时的特征是限产、逼停、收购、退出并行。挤压本钱高的企业,大企业间的联合重组,提高集中度以应对市场。
水泥工业效益这几年好于其他工业,主要是在市场供需转换之机,通过限产压制供应端产能发挥,改善市场供需关系,抵达新的平衡,尤其在旺季体现更为突出。
各人眼晴还在盯着供应端(新增产能),实际上供应端已经看的很清楚了,要害是需求端究竟会下滑多快,时间多长,工业应对市场下滑的空间和速度容忍度的考验,这方面还缺少系统研究,还在等着政府救市。市场上升期说不清增长空间,下行期无法判断需求缩量,一定会带来市场盲目性。政府现在提出"供应侧革新",标明政府不会再简单通过追加投资来提升需求解决产能过剩。
实际上,这几年来,政府一直在调结构,调解固投占GDP比重,从宏观各项指标GDP、牢固资产、房地产投资,以及和投资相关度高的工业煤碳、钢铁、工程机械都呈下滑趋势,周期性特征很是明显。万元固投水泥消费量连续下降,2015年万元固投耗水泥0.44吨,而全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已凌驾23吨/人,华东地区为28/人,凌驾专家预言,预计在2020年会抵达30吨,远超其他国家的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巅峰値。
资源、能源、环保无法再支持前几年高増长经济生长模式。水泥是强周期工业,进入市场下行期也是一定纪律。所以对未来需求做出一个客观判断十分重要,是否另有8~10年的高位平台期值得思考。
从市场先行下滑的华北、东北市场看,不可说是悬崖式下跌,定为阶梯式下跌是不过分的,没有平台期过渡。这是个案照旧有普遍性值得探讨,尤其是南部市场。实际上巿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爆发在身边,而是我们还没有把它准确量化。
五、应对市场,限产与提升集中度,还要加去产能
北方地区主要用限产来应对需求下行,但力过活趋困难,在市场上行期限产不但可以保价更在于提价,主要是改变了供需关糸,压制了供应,放大了需求弹性。所以市场上行期限产保价在旺季往往容易乐成,弥补了在淡季下降的损失,这在长三角几经运作已有很好效果。
但在市场下行期则不然,需求不但没有上升空间,而是连续下降,仅限产能是不敷的,还要去产能,但如何就不那么简单。
目今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主动而为,而是为了生存。因为需求下滑就意味着过剩产能面临出局,是各人配合担负,照旧优胜劣汰,或是交替作用,这是一个历程。
12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集会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要资助企业降低本钱,”打出一套“组合拳”,有保有压,加速企业竞争和工业的升级。
各人都喜欢使用集中度这个词,但集中度的背后是什么,集中度是怎样形成的。集中度提升需要一个历程,而这个历程往往是爆发在市场下行期。集中度,顾名思义就是减少企业个数,怎么减,市场下行期绝对不会去大包大揽收购,种种手段会交替泛起。2015年,工业的市场价格、利润大幅下降,这是明眼看到的。而应收帐款、欠债、库存却在增加,这一减一增,只有企业心里最明白,因这它影响到企业的生命线一一资金链。
通过对供应端限产是目前应对市场需求下滑的主要手段,提高集中度是目标,是正在进行的历程。需求见顶后产能过剩矛盾凸显,产能不但要限还要去,在这一历程中,工业结构调解、提高集中度,形成新的市场供需关系,应该是“十三五”期间工业的一项重要使命。
下一个:
无
下一个:
无
相关链接